為何績效表現最好的員工,調薪不見得最多?


許多員工都會認為績效表現好壞=調薪多少

我先講結論,這觀念是對的

But

有沒有想過績效表現好壞是跟誰比?

跟自己? 跟年初訂的KPI? 還是跟同部門的其他同事?

說到這,先讓我分享一個故事
某公司的A主管下面有帶一個工程師團隊
其中,員工B及C都是掛資深工程師且內部職等都一樣高
員工B在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已經5年了
而員工C在公司約3年,升資深工程師2

今年底一如往常
大家都從A主管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績效結果以及調薪數字

B今年得績效一如往常的達成130%的達成率,拿到評等A
而無意間B知道C的評等也是A,應該是部門中的唯二評等A

B有點感嘆的跟C分享
B說:哎,公司真的越來越摳了,我這兩年都拿A,但今年調薪也才5%
然後B就拍拍C安慰他說:你應該也滿慘的吧,真是辛苦你了

但令B出乎意料,C說他調薪有達到雙位數...

聰明的你發現問題了嗎?

其實大部分公司在進行調薪的時候會:
1. 將相同職務職等的員工放在一起進行比較
2. 參考他們今年的績效表現以及目前薪資,並將現有薪資跟公司的薪資架構比較

回到上面的例子,也就是說
因為B跟C的職務職等相同,所以會放在一起比較

又因為B的現有薪資已經比C高出一截
加上可能已經離公司的薪資架構的頂端差異不大
所以才導致B的績效超好,但調薪卻不多

而C則是相反
他績效超好,而且在薪資架構中還是偏低的
所以獲得較高的調薪

所以如果大家得績效很好
但感覺自己的調薪數字不高,有可能是你已經快到同級的屋頂了

我下一篇再跟大家分享站在人資的立場
該如何將薪資再往上突破!

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或分享
若有任何不清楚,請於下方留言喔.謝謝!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