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外國CEO教我的選才標準


前一陣子有一家外商公司決定要在台灣設立亞太總部
於是乎請我們找一位亞太區的最高主管

簡單介紹一下這間公司:
穩定獲利且沒上市,全球員工人數不到三百人

最終,有三位人選過關斬將到了跟CEO面試的階段

以下為經過了前三輪面試之後每位人選得到的回饋:

人選一:
技術背景是三人中最強
待過大大小小的公司
年資約二十年,但近五年換了三份工作
面試中感覺到跟此公司的氣場為一般

人選二:
技術背景跟人選一接近
年資約十五年
且在同一間大公司待了近十年且績效表現非常好
面試中感覺到跟此公司的氣場非常合

人選三:
技術背景是三人中最弱
年資約十五年
每份工作都在業界的大公司,每份約做四到五年
面試中感覺到跟此公司的氣場很不錯

在他們跟CEO面試之前,
前兩輪面試回覆的排名是:人選二 >> 人選三 > 人選一
人選的期待薪資則是:人選二 人選三 > 人選一
而CEO在面試完之後告訴我,其實找人才最重要的是動機,這也是他選才的最重要一點
其他不足的技能可以再訓練,但心態是很難改變的

CEO告訴我他的排名是:
人選三 > 人選一,而不考慮人選二

原因是動機
他說人選二的企圖心太強,提出的策略很棒沒錯
但對於公司現在或是未來能賦予他的舞台有極大的落差

所以CEO明白即使讓他加入了,中期他還是會離開的
最後CEO聘請了人選三

回到現實,其實每週面試非常多不同的人
我發現很多人在找工作的當下是動機不清楚的,其實在面試中對方很容易感受得到

我建議大家在看工作時要先想清楚自己為何要來面試,並嘗試多說服自己幾次
當動機明確且確定時,你面試表現出來的行為才會一致
也才能夠找到最合適你的工作,與大家共勉之


希望以上分享對你有幫助,若有任何問題請留言讓我知道
喜歡我的文章請請多多幫我分享,謝謝!

留言